2015.08.20 () Day42Amsterdam】Part3

晚上在寢室裡遇見一位葡萄牙人,他一進門就一副開心的樣子。一邊哼歌吹口哨,一邊換衣服,看起來是要出門去玩的樣子。我問他:「你怎麼那麼開心? 他轉過身來,詫異地看著我,過了一秒鐘,對我說:「其實我也不知道,你覺得呢? 我傻笑道:「呃這個我也不知道。」他睜大眼睛,炯炯有神瞪著我,聳聳肩又露出開心地的模樣,說:「這就是原因了嘛 ! 我就是開心呀 ! 我每一分每一秒都好開心,因為我明天可能就死掉了嘛。是吧?」說完他拿出手機說他得出去了,我問他要去哪,他說他要去嫖妓,問我要不要一起去。基於某種理由,我說不了,他再三確認我不跟他一起去之後,說不勉強我了,自己出門去尋歡作樂了。

 

IMG_1466.JPG

 

洗澡時我一直在想為何我不跟他去呢?倒不是說我真的很想做那檔事;只是覺得這樣做好像不對?但又哪裡不對,卻也說不上來。到底是什麼理由阻卻了我?我是在害怕嗎?是什麼束縛住我?是道德觀?是禮教?是金錢?是什麼?


IMG_1479.JPG

 

一方面我認為當市場關係介入,當性成為一種金錢的對價關係,性被簡化成了供需問題,有需求自然就有供給。再者,性本就是一種動物的自然反應,這沒什麼問題。但另一方面的我認為性是污穢的,性是不能夠隨便的,這是長年累積下來的禮教和觀念,這無關乎好或不好,這就是生活經驗累積形成的價值觀。

 

IMG_1484.JPG

IMG_1497.JPG

 

我之所以拒絕,是一種下意識裡要捍衛自我價值的反應,因為在我所了解的性是以後者,也就是禮教占了上風,而我也未曾去質疑或者考問過我的這種價值觀,與其說是價值觀,不如說是”信仰”來的貼切一些。當失去這種”信仰”,或者質疑”信仰”是一件痛苦的事,它會讓人陷入恐懼、憂慮,進而形成一種對自我的否定。所以我很自然地做出這種反應。然而一旦開始質疑,開始站在另一個角度看這種根深柢固的"信仰”就會發現,其實它好像也不是全然正確。不僅僅是對性的觀念該重新思考,有許多故有的價值觀也該重新思考它為何形成以及它其他任何形式的可能性。

 

IMG_1483.JPG

IMG_1500.JPG

IMG_1502.JPG

 

因此我得出一個結論,沒有一套信仰是可以永久奉行的,沒有所謂真理;我們現在所說的真理是因為大家都如此說如此做而形成的,然而這只是時間所造成,一旦我們對某些事情的觀念改變,日積月累下來,又形成另一種新的信仰,如此反反覆覆。

 

IMG_1508.JPG

IMG_1472.JPG

 

而所謂大同,就是我們能融會貫通、接納包容所有的信仰、價值觀。但目前我們無法做到這樣,因此我們選擇部分的價值來信仰,而這形成了自我意識。這沒有不好,只是不夠完整。這好比我們手上握有拼圖的一部份,但我們想完成整張拼圖就必須靠其他拼圖把它拼湊起來。

 

IMG_1465.JPG

IMG_1496.JPG

 

但我們怕放下了握有的拼圖它會失去,其實不會,它都在那邊。因之,首先我們得先將緊握在手中的幾塊拼圖放到某個位置,騰出手來,再從另一堆拼圖裡撿取幾張,將他們與放下的拼圖一步一步、一張一張的組合,漸漸地,經過放下、擺放、撿取、組合、如此反覆的循環、嘗試,整幅終會完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無心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